一张床上两条龙不守寡就受穷,一床睡两龙不死就穷

一张床上两条龙不守寡就受穷

秦可卿的房间陈设,曹雪芹借贾宝玉的眼睛写得极其细致,以至于令人困惑为什么如此“奢华”?那每一样大有来头的陈设,都仿预示着什么。按照《红楼梦》的写作特点,毫无疑问这些陈设都有寓意。本文截取一段,说一下秦可卿睡的床,为什么是“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”?

一张床上两条龙不守寡就受穷,一床睡两龙不死就穷

(第五回)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,一边摆着立着舞过的金盘,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。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,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。宝玉含笑连说:“这里好!”笑道:“我这屋子大约也可以住得了。”

秦可卿房间的诸多陈设,脂砚看得一清二楚,【甲戌侧批:设譬调侃耳,若真以为然,则又被 瞒过。】意思就是秦可卿房间内的陈设固然华丽,却绝不是那些历史名人使用过的古董。不过是曹雪芹用以“设譬调侃”打比方而已。

脂砚说得并不错。秦可卿的房间是她与贾蓉的婚房。二人当时结婚没多久,室内陈设自然旖旎,契合贾宝玉脂粉红绡的品味。而且秦可卿房间,属于宁国府的奢华品味,倒不是她的个人喜好。

不过, 既然详细描写了诸多陈设用具,就一定有“设譬”,而不只是调侃。曹雪芹最善于隐喻,这里的陈设无疑都很关键。

说“寿昌公主睡过的榻”之前,要先清楚这些陈设隐喻什么,其实答案也很简单。

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,一入秦可卿房间就入了梦,由秦可卿引导他去太虚幻境。其实曹雪芹设计秦可卿的房间就是现实中的太虚幻境。是为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。”

秦,隐喻情。“海情天”也。

太虚幻境,以情主旨。借秦太虚隐喻也。也证明《红楼梦》情之主旨源自北宋词人秦观的“词中情”:

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;

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

上句对应金玉良姻,下句对应宝黛爱情。秦可卿房中还有一副所谓秦太虚对联“嫩寒锁梦因春冷,芳气笼人是酒香”,就是与秦词对应,隐喻宝黛钗。

秦可卿的房间是现实中的太虚幻境,室内那些陈设的隐喻,无疑指向了太虚幻境出场的金陵十二钗们。

如果细数曹雪芹描写提及的那些人、事、物,不下于十二样。纷纷对应金陵十二钗人物。

现在回头再说秦可卿的睡床,“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”。这里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一个错误。因为历史上睡在含章殿的公主不是唐代的寿昌公主,而是南朝刘宋的寿阳公主。

《太平御览·时序部》引《杂五行书》:“宋武帝女寿阳公主,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,梅花落公主额上,自后有梅花妆。”

寿阳公主因睡在含章殿下,额头为落梅所染,是为梅花妆由来。梅花妆轰动一时,流行千年,即便现在很多演出中都经常得见“梅花妆”身影,实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最久远的一种额妆妆容。

秦可卿自然不可能睡到真的寿阳公主的床。曹雪芹借她的床引用寿阳公主的典故,是要影射金陵十二钗中一人。而 寿阳公主的典故主要有两个:

一,梅花妆是一条线索。

二,相传寿阳公主少年时非常奢侈,装饰穿着奢华。宋武帝担心女儿骄奢,就管教她崇尚节俭,培养德行,不做“红颜祸水”之人。寿阳公主听从教诲,果然朴素起来,注重修德。

金陵十二钗中合寿阳公主这两条线索的人么?相信熟悉书中人物的人之一时间就会想到李纨。李纨出场时,曹雪芹如此介绍她:

(第四回)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。珠虽夭亡,幸存一子,取名贾兰,今方五岁,已入学攻书。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,父名李守中,曾为国子监祭酒,族中男女无有不诗读书者。至李守中继承以来,便说“女子无才便有德”,故生了李氏时,便不十分令其读书,只不过将些《女四书》、《列女传》、《贤媛集》等三四种书,使他认得几个字,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,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,因取名为李纨,字宫裁。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,竟如槁木死灰一般,一概无见无闻,唯知侍亲养子,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而已。

李纨教育李纨“女子无才便有德”,与宋武帝培养寿阳公主德行一般无二。而李纨德行出众,少年守寡,谨遵礼教德行。 说贾母、王夫人“因素喜李纨贤惠,且年轻守节,令人敬服”,可见李纨德行恰如雪中寒梅“凌寒独自开”。

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掣花签时,李纨的花签恰是“梅花签”,竹篱茅舍自甘心。突出她的德行和教养。

曹雪芹对李纨的德行极为推崇,对她在贾家抄家后不忘初心教育贾兰成才更是称赞:

新涨绿添浣葛处,好云香护采芹人。

用《诗》《风》《雅》赞誉,就算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没有这般高评价!

秦可卿房中“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睡过的榻”,是借梅花妆以及宋武帝教育女儿德行的典故,隐喻金陵十二钗中的李纨。秦可卿的房间就是那“太虚幻境”,其他陈设也都有不同隐喻,而非专属秦可卿一人,更不是她的身份隐喻。

文|君笺雅侃红楼

欢迎 ,点赞收, 每日持续更新

以上就是与一张床上两条龙不守寡就受穷相关内容,是关于秦可卿的分享。看完一床睡两龙不死就穷后,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!

原创文章,作者:风水先生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engscn.com/content/29181.html